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

有一個這樣的城市 - 華沙

“我們都記得”1944.8.1


這樣令人感動的時刻、令人感動的民族,已經不常見了....

每年八月一日下午五點鐘(Godzina "W"),華沙街頭總會響起長長鳴笛聲,路上忙碌穿梭的人群忽然靜止不動,時而望向遠方、時而低頭不語,從他們的眼神中,我看到悸動、感恩、與懷念。



1944年華沙起義

1944年8月1日,從1939年二次大戰起處於納粹控制下的華沙,在自我覺醒與西方列強的鼓舞下,終於站起來反抗了。華沙人選擇在當天下午五點鐘開始起義,這個時間點又稱為Godzina "W" (W hour),W是「自由」(Wolność),表示自由即將來臨。為什麼特別是在下午五點鐘呢?這是有原因的。在計畫華沙起義的時候,義勇軍認為下午五點鐘是下班時刻,路上人來人往、交通相對繁忙,德軍比較不會盤查攜帶武器偽裝成路人的義勇軍。五點鐘一到,槍聲四起,華沙起義正式開始。


只是,西方國家承諾的裡應外合並沒有兌現,華沙人民頓時陷入孤軍奮戰。獲得的幫助,大概只剩下來自西方的空投物資。然而,大部分物資還是被控制地面的納粹軍隊拾獲,只能靠下水道對外聯絡的華沙義勇軍,據說只獲得一成的空投物資。

下水道的環境,其實無法想像。八月對台灣來說,非常炎熱。但是對波蘭來說,那是夏末秋初,更何況有時波蘭的夏天只有十幾度。下水道,就更冷了。地面上短短一公里的路程,在漆黑、寒冷、衛生條件極差的下水道,時常必須摸黑走上一整天。腳下踩著的,可能是水、可能是穢物、可能是老鼠、可能是迷路同伴的的屍體。




注意!有德國人!

華沙起義,全體市民共同作戰對抗,小朋友也不例外。他們為了盡一份心力,自告奮勇擔任電報小郵差。檔案照片裡,小郵差們各個笑容燦爛,但其實或許下一秒,他們就葬身槍林彈雨中。多虧有他們,作戰指令才能正常運作。今天在華沙舊城區可以看見穿著軍裝的小郵差雕像,人們常常到雕像面前獻花、禱告,為他們感到驕傲。

小小傳令兵
小小護士

兩個月後,華沙起義雖然宣告失敗,卻成功耗損納粹勢力。希特勒憤怒之餘,下令摧毀華沙,將華沙夷為平地,華沙死傷慘重。華沙用自己的生命,換來其他人的可能。



戰地愛情
遭摧毀的華沙


今日的華沙,經過波蘭人數十年的努力,像是浴火重生的鳳凰,風華再現!問問波蘭人,後悔嗎?不!他們一定這樣回答你。他們奮鬥過、對抗過,即使沒有成功,仍然值得讚許!

這就是波蘭精神

最後這段影片,您一定要看看。波蘭人無須言語,用行動、用精神向此次戰役犧牲的人們致敬。這個畫面,每每令我感動落淚。

波蘭就是這麼令人動容的國家!認識越深,越能體會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波蘭迷信 - 黑貓帶來不幸?

在波蘭,關於黑貓的迷信,自古流傳至今。一般人普遍相信,走在路上如果看見黑貓從面前跑過去,那就得改走另一條路、往左邊吐口水、或是稍微等一下,讓其他路人先走一步,以免遭遇不幸。 而從事危險性質工作的人們,例如:漁夫和礦工,如果在上班途中看見黑貓,通常就不去上班了,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