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活節前一天的聖週六,波蘭家家戶戶有個非常重要的活動 - 提著裝有特定食物、用柳條編織成的「復活節小提籃」(święconka),到教堂讓神父灑聖水祈福。這些特定食物也就是隔天的復活節早餐,全家人一起分享祈求來的福氣。
「降福食物」的傳統可以追朔至8世紀,而波蘭直到14世紀才開始這項傳統。起初,神父必須挨家挨戶,為每一家餐桌上的所有食物祈福。這可是一項浩大的工程!復活節這天,為期40天的大齋戒終於結束了,餐桌上的食物一定非常豐盛,為每樣食物降福要花很多時間,可以想見古代的神父一定忙得不可開交!後來神父乾脆把「降福食物」活動搬到教堂舉行,請大家各自帶食物來祈福,於是出現了波蘭限定的「祈福小提籃」。
「祈福小提籃」裡都裝著哪些食物呢?
- 用奶油、蛋糕或糖做成的小羊:象徵復活的耶穌
- 煮熟的蛋或彩蛋:代表重生、繁衍
- 麵包:象徵耶穌的身體,代表富足與圓滿
- 鹽:象徵潔淨,可以趕走邪惡,保護生活不受破壞
- 胡椒:和鹽一樣有潔淨的意涵
- 煙燻肉類:象徵富足。受祈福的香腸和火腿將為家庭帶來整年的富裕生活。
- 山葵:象徵耶穌受難。古代的復活節早餐從吃山葵開始,相傳可以保持健康和治療牙痛。
- 糕點:象徵能力與完美。
復活節一早,全家人坐在餐桌前,共享前一天受降福的蛋和其他食物,相互祝福,祈禱家庭成員平安健康。
波蘭人特有的這項傳統是不是非常溫馨可愛呢: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