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日,是波蘭中小學的開學日。這一天,甚至從好幾天前開始,波蘭全家大小都為開學做準備,有幼稚園、小學或中學新生的家庭尤其忙碌,這一點Emilia老師今年特別有感!
![]() |
開學囉~ |
![]() |
學生們的表情說明了其實大家還想放假XD |
對波蘭獨具重大意義
然而這一天對波蘭來說具有特別意義。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實行閃電戰,突然向格但斯克西盤半島發射第一發砲彈,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,波蘭再次進入悲慘的戰爭年代。過了不久,蘇聯紅軍從東邊進攻波蘭,9月17日和德國軍隊在布列斯特會師,甚至還舉行聯合閱兵式,向全世界宣示對波蘭的瓜分佔領。
![]() |
納粹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,第一顆砲彈打在西盤半島 |
![]() |
1939年9月德蘇瓜分波蘭 |
德國和蘇聯的秘密
德國和蘇聯為什麼這麼有默契?原來,這一切都是有陰謀的。大家還記得小時候在歷史課本讀到「德蘇互不侵犯條約」嗎?1939年8月23日,德蘇雙方在莫斯科簽訂了這項條約。除了互不侵犯條約之外,兩個國家還簽了「秘密協議書」,其中一項是:
「如果波蘭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,蘇德雙方將大致以納雷夫河、維斯杜拉河和桑河為勢力分界。維持波蘭獨立是否符合雙方利益,以及如何劃界,只能在進一步的政治發展過程中才能確定。」
於是,才剛簽訂條約一個禮拜,德國就等不及侵略波蘭,蘇聯也立刻跟進。唉,這兩個國家真不是普通的可惡,居然還秘密協議瓜分別人的國家...
為什麼特別是9月1日呢?
這個問題在今年Emilia老師帶著波蘭遊學團拜訪「辛德勒工廠」博物館時得到了解答。
回到我們一開始聊的話題。9月1日是波蘭全國中小學生開學日,大家除了忙著準備開學,其實大家也很想抓住夏天的尾巴,畢竟真正的夏天只有七月和八月。我們從照片裡沙灘上民眾的神情可以略知一二。
![]() |
二次大戰爆發前夕的河邊沙灘 |
![]() |
沙灘摔角活動 |
所以,納粹德國特別挑選這個日子發動閃電攻擊,讓波蘭人措手不及,即使後來全國總動員,一半以上接受動員的波蘭人還是來不及就定位應戰。波蘭再度遭到佔領瓜分。
波蘭其實很努力,只是時間不夠....
當然,德國和蘇聯能迅速佔領波蘭不會只是時間點的問題。
波蘭經過123年漫長的瓜分時期,終於在1918年恢復獨立地位。從1918年到二次大戰開始的20年間,波蘭很努力地想要跟上其他國家的腳步,尤其左右鄰居(德蘇)對她虎視眈眈,不得不謹慎小心!
波蘭獨立,三個瓜分區(德國、俄國、奧匈帝國)統一了,聽起來無限美好,好像從此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其實,真正的困難才要開始...123年的隔閡,三個區域的人民生活早已產生了不同,更不用說還存在著數不盡的不同規格、不同法律、不同鐵軌、不同經濟制度、不同... 光是統一這些就耗費了大半力氣,還要提防惡鄰居來襲。
不是不努力,只是時間不夠。怎麼說呢,每次想到這裡,就覺得這真是令人心酸的宿命....
好在,波蘭經過了一而再、再而三,將近80年的努力,終於有了今天這番成果,Emilia老師打從心裡敬佩波蘭堅持的精神,為波蘭的進步感到高興!
這也就是為什麼Emilia老師願意持續不斷地推廣波蘭!這麼令人感動的國家,怎麼能不愛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