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糧票:內容有麵粉、糖、紙、酒、巧克力、油等等。 |
經歷過共產時代的的波蘭人,一定不會忘記照片中的這張紙卡 - 糧票卷。
糧票的發行,是因為國內物資極度缺乏,為了分配物資,政府採取的解決方式。糧票的使用方式有免費兌換物資、以優惠價購買物資,或是以政府定價購買物資。
歐洲許多國家都曾經發行過糧票來解決當時的經濟危機,波蘭也不例外。波蘭在二次大戰和戰後時期都使用過糧票,直到1953年才取消糧票制度。
後來重啟糧票制度是在1976年7月,也就是共產時代的中後期。當時的波蘭經濟陷入困頓,借貸、石油危機、產出效率低落,種種原因造成國內物資極度缺乏,只好用糧票來分配民生用品。
![]() |
1976年發行的第一張糧票:「糖卷」 |
1976年發行的是「糖卷」,也就是用糧票去換砂糖。一開始政府還印製精細得如同紙鈔的糖卷,後來票卷就越來越簡化了。
時間來到1981年,波蘭經濟越來越糟糕,使用糧票的範圍越來越廣,甚至超過二次大戰時期。共產時代後期包含肉品、奶油、蕎麥、米、麵粉、食用油、洗衣粉、甜點、香菸、酒、汽油,全部都要用糧票來兌換或購買。最嚴重的時候,甚至連小孩用品,例如:棉花、尿布、奶粉等,都得持兒童健康手冊去兌換或購買。另外也規定,每繳交一公斤的回收紙類(要蓋章證明)才可以買一個捲筒衛生紙。需要穿制服的從業人員,政府也發給「制服卷」,來控制布料或鞋子的使用。
![]() |
牛奶卷 |
![]() |
制服卷 |
![]() |
汽油卷 |
![]() |
兒童健康手冊裡記錄給兒童的奶油量 |
雖然已經用糧票來控制分配物資了,經濟狀況還是持續惡化,導致即使有糧票,也常常買不到東西。所有商店大排長龍,還得透過探聽才知道哪一家店可能會進貨。
Emilia老師的研究所同學Kasia經歷過共產時代末期。有一天爸爸帶她去商店排隊買東西,排了好久好久,終於輪到他們了,可惜貨架上只剩下螺絲釘。Kasia問爸爸:「我們要買螺絲釘嗎?」爸爸說:「買啊,當然要買,說不定可以和別人交換到需要的東西!」可見當時物資缺乏的情形有多麼嚴重!
糧票制度一直到1986年產品價格逐漸市場化,才慢慢縮小範圍。1989年7月底取消糧票制度,波蘭正式走向市場化經濟。
回首波蘭共產年代的生活方式,是在台灣的我們難以想像的!現代波蘭揮別過去陰霾,經濟迅速成長,努力再努力,真是苦盡甘來啊~
![]() |
現代波蘭:首都華沙市中心榮景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